close
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首部曲:DNA!!!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首部曲:DNA

















  • 《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首部曲:DNA》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20世紀,科學界發生兩次重大的革命,一次在物理學領域,始於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另一次在生物學領域,即分子生物學的萌芽與鋪展。這兩次科學革命影響深遠,徹底改變人類對自身與大自然的看法。

    《創世第八天》即描繪20世紀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黃金時代,分為DNA、RNA、蛋白質三冊,回顧那段幾乎每天都有革命性新發現的偉大時期。本書作者費時7年,親自訪問120多位諾貝爾獎級科學家,並閱讀許多重要文獻、未公開信件、實驗筆記和備忘錄等,取其菁華撰寫成這部巨著,自1978年出版以來便成為分子生物學發展史的經典巨著。中文版依據的是1996年最新增訂版,作者並在書末補充其間20年的分子生物學最新發展。

    本書以細膩的筆法詳述所有重要發現的來龍去脈,將每位重量級科學家的性格與特質描繪得栩栩如生,重現他們的合作與競爭、友誼與爭吵、智慧火花與箇中內幕,讀者如同身在現場一起辛苦實驗、腦力激盪,也一同品嚐失敗的苦果和勝利的滋味,得到的啟發與感動無可比擬。正如著名物理學家暨作家伯恩斯坦(Jeremy Bernstein)所說:「現代生物學的新發現,為人類和科學界創造出非凡的故事,而這故事沒有人講得比賈德森的《創世第八天》好。」

    在「首部曲DNA」,作者帶我們跟隨當年科學家的腳步,從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開始,一步步解析遺傳的內涵與機制、追蹤研究基因的特性與本質、逐漸聚焦於DNA分子,最後回到華森與克里克相遇的那一天,重新走一次破解DNA雙螺旋結構的精采歷程,也開始體會這個結構所孕育的遺傳涵義。














      科學家與生物科老師好評推薦(按姓氏筆劃為序)

      這是近代科學史的帝王篇,它的脈動牽引著各個生命科學的領域,它的發展也快速兼併了物理、化學和工程學,我們對生命本質的了解和對青春長壽的奢求,都因此有了可能。
      ──李家維 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創世第八天》忠實記錄了二十世紀中葉生命科學一場驚天動地的突破過程中重要人物的回顧。在這段後來被視為「分子生物學的黃金時代」的日子裡,我們可以看到一群科學家在競逐「解讀生命運作的奧秘」這項聖杯時,如何既合作又競爭的心路歷程。這本書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教科書裡那些頂著諾貝爾獎光環的科學家人性的一面,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親耳聆聽這些偉大心靈彼此間的衝撞與對話。
      《創世第八天》是分子生物學的一部口述歷史。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重溫過去那一段美好的時光、分享過去科學社群中那種追求純粹知識的喜悅,同時還提醒我們,在沒有論文出版評分的壓力下,科學家一樣可以激盪出耀眼的火花,在文明發展的歷史中留下紀錄。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這本書是科學史,描述分子生物學起步的黃金時代。讀史讓人了解的不只是事件的發生,而是人在歷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一般人認為科學是客觀的,科學的知識是客觀可以評斷真假是非的,但科學的探索追尋過程卻絕非邏輯理性的直線發展。科學家有主觀、偏好、價值判斷,選擇要問什麼問題,判斷什麼問題重要,如何解釋實驗結果,如何擺脫舊觀念的束縛,如何靈光一閃的創見,追求真理與追求個人名聲,競爭、合作、失敗、成功、沮喪、興奮,在在都反映了作為「人」的主觀因素。
      《創世第八天》的價值在於呈現了分子生物學黃金年代中參與的重要科學家所扮演的角色,不但一步步描述科學的發展過程,也大量利用文獻及訪談去理解這些科學家的想法、心態,寫得極為生動,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極為刺激精采的時代,不遜於懸疑推理小說,是科普作品的典範。
      ──孫以瀚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這是一個逐夢的故事。一群科學家三、四十年的逐夢故事。他們追逐的是孟德爾的夢。
      《創世第八天》的原著大約有兩個便當盒加起來的大小和重量,二十七年來,它一直擺在我的書架上,紙張已經發黃,整本書也破裂到重新裝訂過。現在這本經典巨著,終於將以繁體中文版的面貌在台灣現身。我必須佩服也感激遠流抱著不惜虧本的心情,投入這本書的出版。了不起的巨著值得了不起的出版家的傻勁。
      ──陳文盛 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

      在上帝創世之初,宇宙經過了六天才由空虛渾沌進入規律次序,第七天在規律次序中安息。讀這本《創世第八天》,激起我在一九八○年聽華森演講前一天的那種興奮。要站上巨人的肩膀並不容易,但本書靈巧地串接了許多情節而使情境栩栩如生,引領讀者與這些影響世界的科學家在書中面對面一如目睹。看他們各有人性上的超越與缺陷,需要別人的合作卻常常懷疑、批評、爭辯,他們才華出眾卻也會出錯。創世第八天,宇宙仍依律運行,故事卻多了人類的共寫,且看他們如何在理論的攻防中揭發生命規律次序的秘密。
      ──趙大衛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國際生物奧林匹亞計劃主持人

      DNA具有簡潔、優雅、美麗的雙螺旋結構,這是如何發現的?這段精采絕倫的科學史在本書有最深刻的描述。此外,作者在科學、道德與人性方面也有許多著墨,如謙沖、嚴謹的艾佛瑞;正直、活力的科學評論家查加夫;力爭上游的富蘭克林;化學鍵大師鮑林竟也會失手;而佛柏格雖然握有通往整個雙螺旋故事的鑰匙,卻把機會給了頗具洞見、機智、切中問題精髓的華森與克里克。
      DNA的故事儼然是一個嶄新世紀的開始,這場分子生物學的革命戰役仍持續上演著,並不時穿插揭露生命奧妙的高潮情節。
      ──李麗敏 建國中學生物科教師

      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史料和訪談紀錄,透過電影筆法般的精細描述,使讀者彷彿置身在那個DNA結構確認前後、分子生物學萌發的時代。貼近相關的重要學者,看著他們的互動,分享每個思路的轉折,好像親眼見證每個重要實驗的誕生。讓這些教科書上的知名科學家,不再只是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而是能一同感受他們的迷惘、失敗和實驗成功的那一刻。
      ──呂宗信 台中一中生物教師

      一九五四年,華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分子構造模型,確認了DNA分子的結構,為現代分子生物學開啟了新頁。《創世第八天》這部重要巨著可讓大眾深入了解此段科學史上的重要歷程,更可讓大眾了解科學史上重大的發現,一定是累積了很多人的努力和智慧,絕不是少數幾人獨享功勞;這部書也讓有心想進入科學研究行列的學子,了解科學研究領域的真實狀況。感謝遠流出版公司耗費人力出版此重要的巨著,提供大眾了解二十世紀分子生物研究過程之科學史。
      ──林比亨 高雄中學生物科老師

      《創世第八天》是二十世紀中期生命科學解密的經典科學史巨作,由賈德森親訪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社群近一百二十位科學大師,以DNA、RNA及蛋白質三個脈絡,全面完整地爬梳上帝創造生命的奧秘。內行的悅讀者信手拈來處處皆是科學典故與智慧;沒有科學背景的讀者,也能夠熱熱鬧鬧參與科學家們探取科學桂冠的合作與爭奪戰,獲得高潮迭起的閱讀樂趣。
      身為科學教師的我,更想把本書推薦給學生,作為跨領域學習與選組的優質輔助教材。看這些科學家們不受原先學門的限制,自在優游於生命科學的探索研究中,誰說不同學科有難以跨越的鴻溝,誰擔心高中的選組會限制未來科學生涯的自由發展呢?
      ──孫譽真 台北第一女中生物科教師

      每當講授「主宰生命奧秘的分子」一章時,我就格外振奮,因可以在課程裡介紹相關的實驗秘辛,而這主題最能觸動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敏感神經。這本書描述分子生物學的誕生與發展,記載科學家們因成長背景、性格、機緣而開展出的獨特實驗室人生;在科學探索的洪流裡,有人穩坐浪頭、有人載浮載沉、也有人不幸滅頂,一些歷史上的偶然與必然隱隱牽動著水流,匯集成整部壯闊的史詩,而這一切,仍未結束。看完書,我相信您會熱切期待它的續集(撰寫中),也會期許自我在大海中留下一番波瀾,讓自己續寫續集!
      ──翁惠珍 嘉義高中生物科教師

      作為一個優秀研究人才最重要的養成內涵,在於能否汲取科學家創作背景與思維脈絡帶來的啟發,甚至能否體認科學社群的運作內幕,而這些內容在本書藉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場景,深入淺出又生動的旁白之下,不但呈現現代生物學巨變的緣由,更體現出科學社群的人性與思維,是一本想深入了解分子生物學發展與人文不可錯過的佳作。
      ──郭人仲 台南一中生物科教師

      DNA分子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大型有機分子,有關DNA分子結構與功能的發現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對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雖然坊間有關分子生物學介紹的書籍很多,但大多是以相關學理或工具的介紹為主,很少針對這些發現的發展歷程與參與人員做介紹,因此一般大眾對這段歷史的發展也較陌生。
      科學史是了解科學知識發展與建構的重要資料,是大眾了解該段科學發展的重要資訊。本書作者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當面訪談與整個分子生物學發展有關的眾多科學家,藉由作者的訪談資料與他的側面觀察,透過相關參考資訊的搜集與整理,將這段對人類生活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做了詳細的回顧。不同於一般科學史的寫法,本書是以人為中心,透過不同研究者的學習與探索歷程、彼此間的交互作用來勾勒出這段歷史的輪廓,雖說在對個別科學家的評價上,或許帶有作者本身的一些主觀想法,然而整套書所呈現的,仍是分子生物學的客觀而詳細的發展史料。
      在這套書的引領下,華森、克里克、富蘭克林、查加夫等科學家不再是教科書上的冰冷名詞,這些科學家是以活生生的凡人形象存在的。透過這套書的敘述,不但能讓大家明白分子生物學的眾多內容,也對各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有較深的認識,透過對探索歷程的描述,也讓讀者一瞻這些科學大家的行事風格與風采。
      科學知識雖是冰冷的,但這些知識卻是由眾多研究人員的努力所組成的,透過此套書更能讓大家了解整個分子生物學的成長過程。
      ──許慶文 國立新竹高中生物科教師、普通高中生物學科中心專任助理

      自從當學生以來,讀過多少回的化學鍵、DNA雙螺旋、X光繞射……但一直到讀過《創世第八天》,我才知道是誰為全人類貢獻知識?是誰為近代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發展樹立里程碑?
      《創世第八天》不只帶領讀者從頭看一遍分子生物學的關鍵性發展,更有價值的是書中不時出現的重要科學理念,它能激活我們仔細咀嚼科學之美。
      這是一本理性中帶著人文素質的書,像一座讓熱情的年輕學子得以跨越時空接受大師薰陶的橋梁。這是一本能為補習、補習再補習的教育現場注入思維典範的好書,也是一個有企圖心的科學教師可以用來跟學生一起探討科學素養的優質讀物。
      ──廖美菊 花蓮高中退休生物教師




















    • 作者介紹






      賈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

      非常知名的分子生物學歷史學者,畢業於芝加哥大學,曾任《時人》雜誌駐歐洲特派員七年,並為《紐約客》、《哈潑》、《自然》等雜誌撰稿,而他便是在這段時間接觸到剛萌芽的現代分子生物學,訪問了許多知名科學家,也與他們成為長期友人。後來賈德森曾於史丹佛、約翰霍普金斯和喬治華盛頓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目前正在撰寫《創世第八天》的續集,續寫分子生物學的後來發展。



      作者相關著作:《





      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首部曲:DNA-目錄導覽說明






      • 分子生物發展史大事紀
        編輯室報告/吳程遠
        科學家與生物科老師好評推薦
        【推薦導讀】孟德爾之夢/陳文盛
        【第一版自序】分子生物學史的創造大工程/賈德森
        【增訂版自序】修正過去,展望未來/賈德森
        【增訂版序】一個了不起的發現世紀/約翰·麥道斯

        首部曲:DNA
        第一章 他是個了不得的傢伙,在當時甚至比後來更怪。
        第二章 你知道,DNA就好像麥德斯的黃金,任誰碰了都要發狂。
        第三章 他們會這樣問你:「華森博士,請問DNA對人類究竟有什麼意義?」
        〔間奏〕 分子生物學於一九七○年代初期的定位
        第四章 摩根的偏離與生命的秘密
        附錄 常見人名中英對照

        二部曲:RNA
        第一章 野獸的數字
        第二章 在我認為,教條代表的是沒有合理證據的想法。明白嗎?!
        第三章 在人們心中,基因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遙不可及。
        第四章 他不是圈內人

        三部曲:蛋白質
        第一章 如同以往,不切實際的期望驅策著我。
        第二章 我發現了生命的第二道秘密
        總結 ——一九七八年
        尾聲 ——論分子生物學的變遷,一九七○到一九九五
        後記一 ——為富蘭克林辯護:受委屈女主角的迷思
        後記二 ——查加夫功績何在?


















      特立獨行的華森



      科學家都很清楚(正如華森所辯稱的),性格永遠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關係著科學家的研究風格,也是造成研究結果的一個強力因素(但他們不見得承認)。事實上,再沒有一門藝術或通俗娛樂如同科學這樣,小心翼翼地建築在領導者的個人才華、愛好及習慣之上。就拿比魯茲來說,他在科學界以外並不有名,但也是科學界的這類領導人物之一:六十多歲的他外表有點弱不禁風,態度溫文有禮,有一雙害羞的棕色眼睛,學識淵博,個性注重精細,焦慮,有點心不在焉;然而在這層表相底下卻有一股堅韌的意志力,讓他以攀爬故鄉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為運動嗜好,也讓他投注四十年時間來研究一個問題最艱難的部分,即血紅素分子的立體原子結構,總共包含一萬個原子。對於這道幾乎無法攻破的難題,他在最初十五年只發現了應該如何進行研究,但是單單這項發現,就為他贏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森可就完全不同了:沒有耐性,多疑,永不滿足,談話和想法常常只說一半,都已經五十歲了,面容仍像二十五歲在劍橋拍的照片一樣枯瘦,冰藍色微凸的眼睛略帶狂野,形狀飽滿的嘴唇不時抽動,撇出一個心不在焉的笑容。華森在做出那個讓他一舉成名的發現之前,研究領域是細菌及病毒的遺傳學,在這個領域裡,每個實驗通常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做出結果,最多也只要幾天;他從未投注好幾年時間來解決一道題目。如今華森的研究目標是動物細胞,研究它們的遺傳與生長、它們的細胞膜,以及能將它們轉變成腫瘤的病毒。他認為,研究腫瘤病毒的行為模式可能是理解癌症成因的途徑之一,但他只會說,這些問題「非常、非常困難」。



      此外,華森現在已經是行政主管,也撰寫教科書。有九年時間,他管理的實驗室不是一個,而是兩個,第一個設在美國哈佛大學,占用他的非週末時段,另一個在紐約長島的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這裡則分配到長週末及暑假時段;到了一九七七年,他辭去哈佛大學職務,擔任全職的冷泉港實驗室主任。



      然而回想起從前和克里克合作的那段歲月時,華森說:「如果你想研究真正重要的東西,工作量必須有點不足才成。」難道兩個實驗室還讓他工作量不足嗎?他的答案是一聲咆哮:「才不!」然後停頓了一下,「但是在我解出DNA結構的那段期間,我的工作量非常輕。」一點沒錯。當年他從英國劍橋寫了一封又一封的長信,無論是寄到美國芝加哥給母親,或是寄到加州帕沙第納給戴爾布魯克(Max Delbruck, 1906-1981)等科學家,信中都散發出青少年那種明目張膽的懶散與玩世不恭的味道,而這種氣氛與文體又展現在他的自傳《雙螺旋》裡,很能搔到一般讀者的癢處,卻令大部分老同事火冒三丈。



      然而,比魯茲對這一點看得很透。那個五月天,他在我們一起搭計程車去趕火車途中幫華森辯護。這兩人算是同行科學家。比魯茲曾是華森在劍橋時期的直屬上司,對於他們倆的第一次會面,華森只記得比魯茲向他保證,不必精通數學也可以利用X射線來研究分子結構。十一年後,兩人同時站上斯德哥爾摩的講台領取諾貝爾獎,比魯茲是與肯祖魯(John Kendrew, 1917-1997)共得,華森則與克里克、韋爾金斯(Maurice Wilkins, 1916-2004)共得。在那張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與克里克握手的照片中,背景裡的華森高高挺立著,全神貫注,一副桀傲不馴的模樣;反觀比魯茲有些靦腆地雙手交握,臉上掛著合宜的笑容,一副樂見社交場面順暢進行的模樣。



      車子行經海軍總部拱門時,比魯茲開口了:「人們瞧不起華森那本書,說他在劍橋只有打網球和追女孩。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嚴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我有時候真嫉妒吉姆(華森)。我研究的問題往往需要花幾千小時的苦工,又是測量、又是計算的。我常想,一定有什麼法子可以跳過這些,也就是說,一定有個簡潔優美的解決方式,要是我能找到就好了。可惜我沒能找到。可是對吉姆來說,他找到了一個簡潔優美的解答,那是我最佩服的。他能找到的部分原因在於他從不會把苦工與苦思搞混;他從不願讓這兩者互相替代。那麼他當然就有時間去打網球和追女孩了。」







      倫敦國王學院的戰火



      韋爾金斯和富蘭克林之間的衝突看似微不足道,而且令人厭惡,但可列為科學史上重大的人與人之間爭執案例之一。像這樣的爭吵,留下的苦澀早就超過了個人層面,因為就在爭吵進行期間,韋爾金斯、富蘭克林(以及旁觀的華森)都心知肚明,他們所爭的是當時整個生物學界最重要的發現。「基本上,我不覺得DNA的問題有多困難,」韋爾金斯說,「當然事後說這種話很容易。可是它真的很容易解決。富蘭克林判斷錯誤。克里克是這麼說的:她缺少物理的直覺。啊,不對。」韋爾金斯摘下眼鏡,他的近視眼因旅行而有點發紅。「她曾經做過一些一流的研究。說她的壞話對我來說可不太好。」一陣忙亂,午餐上桌了,得重新安排盤盤碗碗的位置,好讓我將筆記本擺放在餐盤邊。



      「就我所知,克里克當時的情況不太妙。他沒有永久職,都三十五歲了還在念博士學位。他剛剛再婚,和老闆小布拉格處得並不好。」韋爾金斯的話很突兀,有點難以連貫,顯然說這些話的時候,他正在一個憤怒的籠子裡打轉,而籠子的柵欄早在十五年前就應該消除了。「華森嘛,就是他自己說的那個樣子囉:他關心的是成功與別人的認可。我和他們兩人都很熟。如果你讀過他那本書就知道:『我是吉姆,我很聰明,法蘭西斯(克里克)大部分時候也很聰明,其他人都是大笨瓜。』如果你要挑毛病的話,她是走錯了方向。」



      鮑林曾經打聽到,韋爾金斯手中握有DNA很好的X射線繞射照片,因此寫信到倫敦(不過一提起這件事,鮑林和韋爾金斯都記不得詳細時間)要求讓他看一下照片。韋爾金斯回覆說,他還沒準備好要展示它們。英國科學史學家歐比(Robert Olby, 1933-)後來便根據這件事寫道,要是鮑林當時能看到韋爾金斯的照片,他將會得到DNA正確結構的數據;於是我詢問韋爾金斯的看法。他不同意。「鮑林對DNA的各種貢獻都蠻差勁的。隨隨便便就假設他一定能做出來……但鮑林根本沒有去試。他不可能親自花超過五分鐘來解這個問題,也不可能仔細研究過那些細節,例如他們在那篇論文對鹼基對的看法;幾乎所有細節他都弄錯了。」



      當韋爾金斯得知華森與克里克轉而研究DNA時,感想如何?「生氣?我氣瘋了。可是我要怎麼說我那位親愛的已逝同仁?我是否同意華森那樣描寫富蘭克林?他其實寫得很對。或者我應該裝紳士?評斷任何科學家都是件難事。你要如何做到公平?



      「老實說,我對鹼基配對的反應確實是慢了點。我知道查加夫的研究結果,但是並不明白那些結果已暗示出結構了。富蘭克林把我推到錯誤方向,她說那結構不可能是螺旋。對於富蘭克林當時的研究,我只能說,做得不好。」韋爾金斯伸手到桌上拿起我的筆,在我的筆記本畫了一幅DNA的結構想像圖,將嘌呤和嘧啶連在一起,他說,那是他在一九五二年冬天到五三年間所認為的結構圖。「一九五三年初,在華森和克里克還沒有做模型前,有一天晚上,華森到我實驗室串門子。我們的交談總共只有這樣,我說:『我覺得查加夫的數據會是關鍵。』而他說:『我也這麼想。』



      「我要說的是,嗯,我當時確實沒有想出來。不過如果有人好奇要問:『如果華森和克里克沒有做出來,誰會做出來?』我覺得我會是一個可能的人選。可能性和其他人一樣高。



      「你也知道,DNA就像是麥德斯的黃金,任誰碰了都要發狂。」







      富蘭克林科學路上太孤單



      克里克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曾經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說道:禮貌,是所有良好科學合作的毒藥。合作的靈魂在於坦白,必要的時候直言不諱。克里克說,這樣做的首要條件是科學地位相仿,因為一旦一方比另一方資深太多,禮貌這條毒蛇就要悄悄溜進來了。優秀科學家重視批評的程度幾乎高於友誼;不對,應該說在科學界,批評就是衡量友誼深度的標準。合作者會以適度的不耐煩指出顯而易見之處。



      講到華森時,克里克說,他會打斷廢話。反觀富蘭克林,從一九五一年秋天到一九五三年春天,她在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去氧核糖核酸結構的大約十八個月期間,就沒有像這樣的合作者。從她的筆記看來,她顯然需要一位合作者,而且根據我們對她個性的了解,若遇上適當人選(坦白,必要時直言不諱),顯然可以合作得很好。富蘭克林於一九五八年四月死於癌症,得年三十七歲。她是最接近發現DNA結構的四位人士之一。



      如果想從她同事的回憶重塑她的形象,事實上很困難,主要原因是她和其他三位人士不同,她並沒有特殊的癖性。她留給眾人的主要印象是:心智堅強,以及徹頭徹尾的科學專業精神;總而言之,她是個意志堅決的人。



      她身材苗條,走起路來精神抖擻但略微笨拙。她有透明的橄欖色肌膚、濃密的黑髮、完美的牙齒及明亮的雙眼;她的衣著很合宜、整潔,而且有品味;無論長相或舉止,她都不顯得男性化;她小心保持平衡,不致讓性別影響到她的知識生涯。有些人覺得她很有魅力,有些人覺得她很有女人味,有些人覺得她很外向,有些人則覺得她熱愛發表意見和辯論。她留下了這些鮮活的印象,不過只限於對少數人。她個性保守,也刻意這樣過日子,讓別人以科學家的標準來評斷她……或至少當同行想到她時,幾乎只會想到一位科學家。



      華森初次見到她時,她三十一歲,比他大八歲;她比克里克稍微小一點,但在專業上遠遠領先他。她到底怎樣影響了華森審視眾人時那種極端又急躁的敏感性格,我們可就不得而知了。華森書中的「羅西」(富蘭克林)像是舞台上的丑角,戴著大眼鏡,一身女學究的穿著,但事實上她一輩子都沒有這樣打扮過;至於他從國王學院聽來的「羅西」這個小名,也是別人在背後才這樣叫她。(「因為她的態度很冷漠,」韋爾金斯在寫給我的信中這樣說,「我覺得取這個小名很沒品味,不過大家都是這麼叫的。」韋爾金斯也這麼稱呼她。)



      她在巴黎研究碳的時候過得很快樂,轉到倫敦國王學院後平添一些惱人的事,其中最糟糕的是身為女性,她不得加入由資深教職員休息室主辦的午餐俱樂部。她沒有公開抗議。雖說當時的英國科學界常常歧視女性,可是就蘭德爾設在倫敦國王學院的生物物理實驗室來說,這裡提供給女性科學家的機會比大部分地方都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間實驗室是戰後的產物,組織不是很正式,成員都很年輕,人數也經常變動,但是在富蘭克林任職的第二年底,此處約三十多名專業科學家當中就有八到九名是女性,而且其中四人的職位比她高。富蘭克林的友人說,她曾告訴他們,她很氣韋爾金斯對待她的方式,老是想把她當成助理而非同事。而對於她自認受僱從事的研究主題,她的進展十分良好。







      少見的優秀女科學家



      一九五三年,富蘭克林轉到柏貝克學院的柏納實驗室。一年後,克魯格加入她的小組,他們兩人一直密切合作到她過世為止。「她是……怎麼說,一個很堅定的人,」克魯格說道,「她……嗯,我不會說她像男人,完全不是那回事,但是你也不會特別把她當成女人;她不害羞,也不自謙……但她也不會口出狂言。她會堅定說出自己的意見。我想,人們很不習慣看到女人有這種態度;我想他們期待女人要表現得……很不一樣,要安安靜靜的。她希望大家都以理性為尊。她是道地的理性主義者。我和她討論過非常多次,她從來沒法了解非理性原因的力量。她是個心思非常單純的人。她的研究做得漂亮極了,單純的心思使她成為一流的實驗科學家。她的特殊本領是由智慧和決心混合形成的……絕不只是一手針線活之類的功夫。」



      在一九五二到五三年期間,克里克幾乎不能算是認識富蘭克林。「等我們做出結構後,我才和她比較熟,」克里克說,「我們不只變得較友好,她還常常就X射線晶體學的事來問我意見。而且她和我太太處得很好。可是你要知道,要描述她是什麼樣的人真的很難。我只知道她是一位科學家,真的,後來變成有點像是家庭友人。我發現她是很優秀的科學家。她和艾朗(克魯格)是一對很好的搭檔,因為艾朗是非常傑出、扎實的理論學家,而羅莎琳是真正的實驗科學家。她很穩健、工作賣力、知道事情該怎麼做。她一向是位夠格的理論學家……但我不認為她富有想像力。」



      富蘭克林在研究DNA時,唯一親近的同事只有葛思林,他當時是研究生,在她的指導下做博士論文。「羅莎琳披了一層專業的外殼;在那層外殼之下,她有時候也很快樂、很放鬆,」葛思林對我說,「我想你要記得,在那個年代,女性在科學界的處境是很困難的,遠比現在困難。她是一個很緊繃的人,緊繃到幾乎有點古怪。無疑地,有些人一定會把她看成女學究,因為她對研究極感興趣。其實她對音樂、藝術之類也有興趣,只是乍看並不明顯,除非你和她熟了才會發現。而且她很害羞,我覺得……她顯然不是那一型的人,她不會對著韋爾金斯公開大談自己想像的結構。我和她倒是經常爭論得很厲害。



      「她的優點是,你可以非常坦白地和她討論研究的事,永遠不必擔心演變成人身攻擊,總是就事論事,往前推到弄通某些東西為止。可是她和莫利斯(韋爾金斯)就沒辦法那樣。她會和我那樣討論。當時如果有一個地位相仿的人能和她進行坦白激烈的討論,對她可能很有幫助。而我常常覺得莫利斯用過很多方式,想要刺激羅莎琳與他討論結構,但她老是說:『我們不要亂猜,要等待,要讓照片上的斑點告訴我們結構是什麼。』既然這裡沒有人要和他談,莫利斯只好和任何願意猜測結構的人談,所以他跑去找克里克和華森談。」










      編/譯者:楊玉齡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92


      出版地:台灣


















      • 作者:賈德森




      • 譯者:楊玉齡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2008/12/31








      • ISBN:9789573264163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首部曲:DN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